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前身为1958年成立马列主义教研室1983年成立德育教研室,1994年成立马列主义研究部,1998年成立社会科学部2019年6月为适应专业和学科建设需要,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是直属学校领导的独立二级机构,集教学、研究、宣传、人才培养等功能于一体,承担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现有教职工24人,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1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0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4人,博士教师比例达到83%。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下设教师第一、第二、第三,三个教师党支部,并6个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一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室。按照教师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组建4个学科建设团队,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党的建设。

在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思政课进行了6+1+X的课程调整。在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中,思政课运行了1+1+X的课程教学模式。全面推进二级学院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X+N+1”、即“专业底色+课程特色+容国团精神”课程思政体系,将体育的育人功能、思政元素全方位融入教学全过程,结合专业特色推动思政教育走深走实。

极探索教学改革特色项目。“青习班”作为本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扎实推进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青年大学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举措和生动表现,覆盖全校本硕学生,现有学员3200余人,占学生总人数45%。《青年大学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修班建设研究》获得2023年度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

组织教师围绕重大现实问题、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实践经验总结开展调研,撰写著作。2名老师著作入选“马克思主义研究文库”出版资助项目。1名教师受聘厅级智库中心特聘专家。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宣讲团,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讲。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媒体政论节目,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1名教师在肇庆封开举办的南粤驿道定向大赛中,作为体育高校嘉宾参加广东电视台现场直播。1名教师代表我校参与广东省律协主办的助力杭州亚运会的大型体育赛事法律实务研讨会。2名教师对企业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理论宣讲。

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把学院建设成富有马克思主义鲜亮底色、凸显社会主义政治本色、体现体育特色的,在粤港澳大湾区有一定影响的马克思主义教学基地、研究高地和思想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