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体育学院思政课教师开展实践研修活动
广州体育学院思政课教师开展实践研修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普通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2025-2027年)》重要文件精神,加大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教师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强化思政引领力,守正创新推动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5月12日至16日,广州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莫虔、院长闫秀敏率部分思政课教师赴河北西柏坡等地开展实践研修活动。
红色研学:学习西柏坡精神,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5月14日,学院党总支书记莫虔、院长闫秀敏一行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开展红色思政实践教学活动,在五大书记像前举行敬献花篮仪式,现场全员肃立,奏国歌,向领袖伟人像三鞠躬,总支书记莫虔、院长闫秀敏向前整理敬联,副院长李雪婷带领党员面向五大书记像集体宣誓,向领袖伟人致敬。
随后,我们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西柏坡廉政教育基地、中共中央旧址、五大书记旧居、中央军委作战室、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九月会议会址等红色教育场馆,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承载记忆的革命文物、一段段震撼人心的革命故事,沉浸式感悟党的光辉历史和西柏坡精神的深刻内涵。接着参观了中共中央统战部旧址,北庄村史馆等地方,从西柏坡精神中不断汲取继续前行的精神力量,传承好红色基因,汇聚复兴伟力。
我们邀请西柏坡纪念馆五星级讲解员、西柏坡艺术团成员,河北省博物馆协会会员、李派快板传承人高杰刚开讲《从党在西柏坡时期的光辉实践中探源“三个务必”》微党课,带领我们重温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辉煌历程。这堂党课让我们深刻领会了“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警示意义,进一步坚定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在北庄村史馆,我们深深领会了“团结”精神的实干意义。北庄村是西柏坡时期中央宣传部等机关旧址所在地,也是歌曲《团结就是力量》诞生地、唱响地。习近平总书记曾回信北庄人民,要求弘扬“团结”精神,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实干合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红色北庄,绿色振兴”的团结发展之路。对于我们思政课教师来说,团结实干就是以教研室为单位,团结协作,博采众长,备好课上好课,突出教育的思政引领力,做好青年学生的引路人,这是本次研修教师的一大感悟。
文化行走:重温《知之深爱之切--习近平在正定》
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推动正定改革开放的进程,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启发的思想观点和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从塔元庄、县委大院、河北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到正定南城门,我们一路跟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留下的足迹,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思想体系在早年的认识来源和实践根基,深刻感受到总书记对正定、对河北的关心关怀和深厚情感。
塔元庄是习近平总书记早年推行“半城郊型经济”创新驱动实践地。5月13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们一行走进正定县塔元庄村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塔元庄文化长廊、塔元庄村委会大厅、塔元庄村史馆等文化景观,共同见证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实践,感受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成就。
正定县委大院有两棵大槐树,枝繁叶茂、绿意盎然。5月13日下午,学院党总支书记莫虔、院长闫秀敏一行在这两棵大槐树下,聆听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河北燕赵文化讲坛特约讲师、国家级企业高级培训师、河北省委宣传部爱国主义基地调研管理专家刘英茹题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正定探源”的党课。
河北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从一所条件艰苦的乡村业余体校,到中国乒乓球冠军的摇篮,沉淀着中国乒乓球运动的辉煌历史,这个地方与习近平总书记有着一段不解之缘,198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县任职时,曾多次到留村体校调研、视察工作,鼓励负责人把体校搬迁至县城,以更广阔的天地培养更多的乒乓球人才,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能取得今天的辉煌成绩与习近平总书记当时的支持和高瞻远瞩分不开。5月13日下午,学院党总支书记莫虔、院长闫秀敏一行走进基地的中国乒乓球运动成就展馆,了解我国乒乓冠军摇篮的艰辛辉煌的发展史,展馆正面可见一面巨型乒乓球拍矗立,上面印有我国114名乒乓球世界冠军的头像,昭示着这个训练基地的煌煌业绩。从当年的村校到今天“国球”大本营,训练基地展示了其厚重的历史底蕴、卓越的训练成效,承载了中国乒乓球运动的辉煌历程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5月13日下午,学院党总支书记莫虔、院长闫秀敏一行跟随习近平总书记足迹,登正定南城门,体验“登得上城墙,望得见古塔,忆得起乡愁”的古城风韵,感受古城正定厚重的历史文化,古城的景观、文化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同时,开展以“探寻历史足迹 感悟文化传承”为主题的河北博物院研学实践活动,参观了“石器时代的河北”“河北商代文明”和“慷慨悲歌——燕赵故事”等展厅,一件件古老的器物、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展示着河北大地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河北先民征服自然、创造文明的伟大足迹。老师们领略了河北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激发了他们对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事业的热情,深刻地认识到我们要不断坚定文化自信,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现场教学:走进新时代的发展标杆——雄安
5月15日上午,学院党总支书记莫虔、院长闫秀敏一行参观雄安新区“未来之城”的规划展馆,将本次培训推向现代化治理专题的高阶课堂。通过720度沉浸漫游式的方式,植入热点图片集、视频集等技术手段,全面了解雄安新区在数字交通、智慧出行、金融科技、智慧生活等领域的先进成果。同时,沿着总书记足迹,走进南文营社区、雄安便民服务中心、印象雄安等建设现场,领略雄安千年大计中的系统思维与未来视野。‌
沉浸式体验:参观人民抗战的典范教学点
5月15日上午至16日上午,学院党总支书记莫虔、院长闫秀敏一行参观雁翎队纪念馆、小兵张嘎村、冉庄地道战遗址等人民抗战的典范点,深刻领悟了人民战争的伟力,进一步坚信“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加深了对习近平总书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要思想的理解。
调研交流:与河北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交流学习
5月12日,学院党总支书记莫虔、院长闫秀敏一行到河北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调研交流活动。
闫秀敏代表学院向河北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赠送“广州体育学院”特色文创纪念品,赵全洲教授赠予学术专著《解释学内部之争与马克思交往实践观》。河北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周德胜回赠“河北体育学院”专属纪念品。
座谈会上,双方围绕贯彻落实《普通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2025-2027年)》重要文件精神,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研讨。并在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推进“体育+思政”跨学科教学研究、共享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资源平台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和经验分享,为后续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后,老师们参观了河北体育学院校史馆,深入了解该校的历史沿革、发展成就与文化底蕴,进一步增进了两校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友谊。未来,我院将持续与该院展开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不断推动思政教育教学的发展。